沈丘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体育健康、热点新闻、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29 11:23:03
在经营承压、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在重塑,无论是高管变动还是股东变更,都与消费金融公司进入关键转型期有一定关联。总体来看,2021年至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入存量整治与规范监管时代,市场主体扩容、数字化转型升级、消费金融生态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等主线贯穿其中。
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依旧忙碌。忙股权收购,忙“换帅”,忙进村入户宣讲金融知识……
经历了十余年高速发展,顺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消费金融行业更加专注内需市场,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从传统的线下小额消费信贷模式,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再到纯线上的智能化模式,消费金融公司展现出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领域多元化发展的意愿,以及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下多渠道、多领域发展的潜力。
高管变动频繁
事实上,消费金融公司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公司高管的变动上,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变动频繁。
《金融时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的批复信息统计发现,2022年1月至8月,共有18家消费金融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副总裁、总经理等职位发生变动,共涉及约30名高管。其中,晋商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5家公司更换了董事长,小米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3家公司更换了总裁,北银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4家公司更换了总经理。可以看到,高管变动所涉及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不乏头部金融消费公司。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就董事长一职而言,消费金融公司多由控股股东委派。
业内人士认为,除正常的人事变动和董事会换届外,股东结构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高管层的人员组建。
股东发生重大变化
消费金融公司的变化还体现在股东变更方面。8月16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正式对外宣布已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的批复》,南京银行受让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苏宁消费金融36%股权和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5%股权。股权变更完成后,南京银行持有苏宁消费金融的股权比例将由15%增加至56%,正式获得了苏宁消费金融的控股权。
今年上半年,控股股东发生变化的还有华融消费金融。5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宁波银行受让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股权变更后,宁波银行出资6.3亿元,持股比例达70%。《金融时报》记者在企查查平台看到,日前,其名称已由“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两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转由商业银行控股,显示出当前商业银行对于发展消费金融板块的重视。
一直以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业绩表现亮眼。从消费金融公司的2021年财报看,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居前两位的均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在经营承压、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消费金融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在重塑,无论是高管变动还是股东变更,都与消费金融公司进入关键转型期有一定关联。总体来看,2021年至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入存量整治与规范监管时代,市场主体扩容、数字化转型升级、消费金融生态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等主线贯穿其中。
持牌经营导向明晰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转型是近年来的主要发展方向。2021年以来,一系列监管新规密集出台,为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消费金融持牌经营导向更加明晰。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找出短板,查漏补缺。2021年2月,《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2022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对新市民金融服务、优化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专家表示,以服务国家战略、践行社会责任为己任,提质增效、强化风控是消费金融公司向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的,这也为消费金融公司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零壹智库发布的《科技驱动质效升级: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提出,消费金融机构在实现自身精细化、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共同富裕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