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体育健康、热点新闻、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12 02:04:02
免备案cdn https://www.duotuyun.com
文|那年美美
本文纯属原创,感谢评论与转发!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32岁的年纪,可能在干什么?
然而,有一个人,他才刚刚跨入大学校门,正式成为清华的一名天之骄子。
在这之前,他跨时14年,参加了10次高考。
而后面的9次,都是复读。
复读期间,他辗转了4个补习学校,放弃了多所向他抛来橄榄枝的名校。
其中,就包括了北大。
他的名字,叫吴善柳。
所有的坚持背后,都只是为了圆一个梦,那就是:
很多人纳闷,北大和清华齐名,为什么他不惜拒绝北大,也要打响10年高考战役,拼尽全力上清华呢?
而牺牲大好的青春年华、最终如愿以偿从清华毕业的他,如今又怎样了?
1982年,吴善柳出生在广西浦北县大书房村的一个教师家庭。
父亲是当地乡镇某中学的一名校长,而母亲在学校食堂上班。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对于吴善柳来说,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书香氛围浓烈。
父亲对他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希望他成为最优秀的那个孩子。
当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他早就坐在书桌旁背古诗。
吴善柳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父亲会把当地乡镇颁发给他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牌匾,毕恭毕敬地挂在自家客厅。
每次辅导吴善柳学习的时候,父亲都会拿自己做榜样。
时间长了,吴善柳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要像父亲那样,考出最好的成绩,追求最卓越的自己。
而他也没让父亲失望,一直在小学和初中名列前茅的他,顺利考入了浦北中学。
那是当地最有名的中学,县里所有的尖子生,几乎都集中在这里。
上了高中的吴善柳,学习变得更加紧张。
他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学习。
班里的同学都觉得他太过于木讷,内向,可吴善柳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比起跟同学搞复杂的人际关系,认真读书更有意义。
经历了高中三载的挑灯夜战,刻苦学习,2000年,吴善柳终于迎来了高考。
然而,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发挥失利了。
好在一向对他高要求的父亲,并没有责备,而是鼓励他说:
父亲的宽容与理解,让吴善柳很感激。
他抬头看了看父亲挂在客厅的荣誉牌匾,觉得自己作为一校之长的儿子,却连大学都没考上,太不争气了。
而此时,姐姐也顺利毕业,跟父亲一样,奔赴了另一所学校的教师岗位。
吴善柳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争口气,考个最有名气的大学。
他整装待发,重新回到浦北中学母校复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复读一年后,2001年7月,吴善柳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录取他的,是北交大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吴善柳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
他认为,北交大虽然是211名校,但并不是自己的理想大学。
尽管如此,他还是背起行囊,怀揣梦想,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报到的第二天,他在北交大附近逛了逛,发现清华大学就在旁边。
按捺不住心中对这所名校的向往,吴善柳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仔细参观了清华的每一个角落。
领略一番后,他感到非常震撼。
原来,清华才是真正的高等学府,到处都透着浓厚的知识氛围。
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北交大都无法与清华媲美。
更何况,这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
吴善柳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惆怅。
回到北交大后,他所有的学习热情都被浇没了。
他越发觉得,只有清华,才配得上自己的梦想和野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由最初的失落,慢慢变成了灰心,自暴自弃。
后来,他学会了逃课,玩游戏,上网……
大三那年,在北交大浑浑噩噩度过了三年的他,做了一个决定:退学。
此后,被迫流入社会的他,在街上发过传单,去饭店当过服务员,也进厂做过流水线工人。
流水线上的工作,单调而又枯燥,没有任何锻炼的空间。
他待上一年后,觉得自己如同行尸走肉,像废了一般。
社会的残酷,竞争的激烈,让他越来越认识到,对于没有学历、也没有技术的自己来说,要想拼出一条血路,何其艰难。
而在退学出来走进社会的这几年,他发现,那些持有清华、北大文凭的年轻人,他们找工作非常容易,成了各个企业争夺的香饽饽。
思来想去,吴善柳下定决心:
而他做梦都没想到,就是这个复读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
从厂里辞职后,他又回到了母校浦北中学复读。
而这时候,距离他放下高中课本,已经有足足6年的时间。
别无选择的他,只好硬着头皮刻苦学习,把以前的知识都找补回来。
2007年,他第三次参加了高考。
这一次,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虽然不是清华,但也是“双一流”大学。
可吴善柳认为这不是自己的目标,便果断放弃了。
他决定再次复读。
这次复读,可以说,把吴善柳彻底变成了高考钉子户,并且在复读和高考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期间,他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以及忘我的努力,每年的高考,都创下了别人不可企及的辉煌。
先后考取了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直到2011年,吴善柳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
“考上北大”,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乡镇和浦北县。
浦北中学的校长,为了表示庆贺,还在校门口放起了鞭炮。
然而,吴善柳并没有多满意。
他鬼使神差地决定:再次放弃,重新复读。
虽然北大声名在外,而自己这个医学专业也是本硕连读,但吴善柳并不想学医,因为他从小就害怕见到血。
另一个原因,就是医学部的学生,只能在北大本校待一年,其他时间都在分校就读。
这对于非常看重名校背书和知识底蕴的吴善柳来说,当然也不是最理想的。
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
终于,他拒绝了北大,再次奔赴在复读路上。
而接下来的每次高考,吴善柳也是旗开得胜。
2012年,他被南京大学录取。
2013年,又被同济大学录取。
即便是别人趋之若鹜的名校,可在吴善柳的眼里,都成了鸡肋。
他的目标,就只有清华。
已经迈出了复读这一步,并且出走了这么多年的他,也不在乎再多复读几次。
也许,是他的坚持与毅力感动了上天,终于,在2014年,他等来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拿到这张梦寐以求的印着烫金字眼的通知书,吴善柳激动万分,欣喜不已。
从18岁那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考上清华,他先后参加了整整10次高考。
当他再次背起行囊,以一名学子的身份跨进清华大学的门槛,吴善柳已经32岁了。
相当于为了上清华,他豁出了自己14年的青春。
吴善柳的事迹,震惊了整个浦北县,甚至轰动了全国。
人们都送给他一个外号,叫“高考疯子”。
只是造化弄人,吴善柳心心念念的清华大学,其录取的专业,还是当年北交大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虽然专业不是他喜欢的,可清华却是他梦寐以求的。
从清华毕业后,吴善柳已经36岁了。
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加上年纪偏大,他不能拿着清华文凭去大企业应聘。
同时,也过了35岁考编的年龄,体制内的工作也没办法尝试。
最后,他只得离开家乡,去郑州一家私立高中做了数学老师。
这一教,便是4年。
因为有多年高考经验的积淀,加上清华名校的背书,很多高三学生的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到吴善柳的班上。
如今的他,已经40岁了。
虽然吴善柳最终圆了自己的梦,但还是有很多人替他感到惋惜。
有人认为,如果他心里一定有个“清华结”,那根据他“考神”的学习力,当年上北交大时,就可以直接考清华的研究生。
为什么非得高考10次,兜兜转转14年,才到达清华呢?
在这个问题背后,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对此,吴善柳作出了回应,否定了奖学金一说,称自己纯粹是为了圆清华梦。
真相究竟如何,自有人评断。
但在我看来,吴善柳的故事,它带给我们的思考,绝非其中的是非与对错。
而是这14年里,他追梦的这股绵延不绝的动力和韧性,以及坚不可摧的信念与执着。
正如那句话所说的:
这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但愿,这样的启发,能带给我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