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投资理财、体育健康、热点新闻、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8-23 15:42:54
“唐山打人事件”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唐山黑恶势力的大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唐山,已经有几十位唐山黑恶势力受害者选择了实名举报,其数量之多,让人震撼。
然而,所有的罪恶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生长出来的,唐山所涉及到的问题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21世纪初的时候,当时身为唐山市市长的张和就凭借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将唐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殴打女记者,向媒体机构塞钱,贪污受贿,就是他的常态。
直到2020年7月,张和才因为“违规选拔任用干部;贪钱敛财;纵容亲属利用其职务影响以权谋私”等罪名,被开除党籍。这一年的张和70岁,是他辞去河北省副省长的第十年。
坚定“亲民”的市长
张和的仕途是从唐山开始的,从基层的共青团唐山地委干部到唐山市市委书记,张和在唐山的官场摸爬滚打了二十五年。
张和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官员代表,1950年出生在唐山市迁西县的他,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一直被留在老家奶奶的身边。长在农村的张和种过地、拾过柴火还挑过大粪。
张和出席某活动
原本只是一段极其正常的生活,但是到了一个想要往上爬的人手里,就成为了他可以把握住的机会。相较于身边人,张和知道自己只能算作“没背景、没人脉”的一类人,但是他可以让自己有“人设”。
河北省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省会石家庄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如有着矿产资源打底的唐山来得厉害。因此,自从张和2002年升任唐山市一把手之后,他就经常接受到许多媒体的采访。
为了展现出来自己亲民的一面,在这些媒体采访的时候,张和总是会和他们讲起自己早年做农民的经历,笑称自己是一个“布衣市长”,并且几次三番的强调:“作为一个市长,首先我自己也是个市民,而且是个好市民。”
当年在唐山市发行量最大的《唐山劳动日报》隔三差五的就会在头版头条的位置放一张张和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的照片,春天植树,夏天拔草,秋天扫落叶,冬天去铲雪。在报纸当中,张和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唐山的建设,深刻践行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唐山的战略转型和经济增长,张和还曾大力推进了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亲自带领了市委、市政府用了10个月来编撰了《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我国第一个地市级海洋经济规划”,张和对于曹妃甸工业区寄予了厚望。
为了实现“力争2015年海洋经济总产值接近500亿元”的目标,张和多次在会上强调:“举全市之力建设曹妃甸,需要各地各部门办的事情,都要一路绿灯,决不能从中设卡、形成梗阻。”
在曹妃甸工业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时候,所有到过现场的人都会感到眼前一亮,甚至震撼于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场面。
曹妃甸工业区构想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张和的“亲民政策”都发挥了强大作用,从底层到唐山市市委书记,张和“深耕”了25年,但是从唐山市委书记到河北省委常委,他只用了三年,其后更是出任了河北省副省长。
被“封口”的媒体
然而,只有真正生活在唐山的百姓们才知道,张和的“亲民”只存在于报道当中。
唐山是一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在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的同时,土地、环保、安全事故等问题也会比较突出。环保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不仅被人称作“黑色煤都”,就连马路都是黑色的,地面一层煤灰。人要是在大街上走一遍,回去就得换衣服,上面全是煤烟。
唐山煤矿
面对这样的情况,老百姓不满意,张和更害怕媒体的报道。为了能让这些新闻机构多说好话,张和就多次吩咐手底下的人,一定要把主流媒体的嘴封住。
对于那些张和重视的、觉得能为自己所用的媒体,张和给每家都送去了超过800万的“封口费”。这些钱是免费送的,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甚至连唐山和张和的正面报道都不用写。为的就是避免有人看出他给媒体使了好处。
对于拒绝了张和“封口费”的媒体记者,张和也有自己的办法。唐山本地的黑恶势力多次凭着张和“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这句话,对前来唐山进行深度调查的记者进行恐吓和殴打。
张和接受记者采访
面对唐山的污染问题,北京某报曾派了一个女记者乔装打扮来到唐山做调查暗访。可惜这个女记者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被当地煤矿的工人发现了端倪。为了能够平息此事,张和派出了自己手下的人前去说和,表示只要可以买下女记者手里的采访资料,花多少钱都没关系。
但是作为一个有职业操守的记者,女记者断然拒绝了这笔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天文数字”的封口费,并且表示自己一定会将相关报道发出去。让女记者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利诱”,张和手下的黑社会有更多的办法来对付她。
这位女记者在走出唐山之前,就突然被一伙人当街打了一顿,就连她采访时一直使用的相机都被摔得粉碎。而这次调查采访,最终也不了了之。
在民生上,张和一直主张“大拆大建”,但是他对于项目的整体规划又总是出问题,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这让曾在张和手底下工作过的人都对张和的“家长作风”颇有微词。
唐山某村村民聚集法院等待开庭
自从张和主政唐山市之后,对于前任曾经进行的市政规划,张和从来不看合不合理,只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对自己有利益的就保留,对自己没好处的就撤销,时间一长,整个唐山的城市化建设就有了很大的问题。哪怕是张和落马以后,唐山的拆迁矛盾在整个河北省内都是最严重的。
不少因为拆建而被征收了土地的村民居无定所,更拿不到相应的赔偿。别人都在羡慕“越拆越富”,可是唐山许多民众被迫走上了维权之路,甚至许多人“组团”去到北京打官司。所有人都好奇唐山当年拆迁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关于唐山某村拆迁问题的上诉书
哪怕是张和在任期间“举全市之力”建设的曹妃甸工业区,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尽管2004年的时候曹妃甸工业区就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但是实际上这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
空置的生态城、产业园,停工的项目,被欠薪的工人,这就是如今曹妃甸工业区的现状。甚至自从2013年以后,各种“烂尾”、“负债”、“萧条”等负面词语就频繁地和“曹妃甸工业园”一起出现在人民网等报道上面。
和多位落马官员有关
但是对于当时的张和来说,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自从2006年10月开始,张和就被升到了河北省委当中,他不仅担任了省委常委的角色,更是成为了河北省的副省长。尽管在2011年的时候,张和辞去了河北省副省长的职位,但是他并没有远离政治的漩涡,仍旧担任着河北省政府特邀咨询、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等职务。
自从2014年退休之后,张和一直觉得自己安全“落地”了。尽管当时的唐山正在经历着各种问题,但是这和他还有什么关系呢?甚至在唐山掀起反腐风暴之后,张和都觉得自己不会受到风波。
事实上,不仅张和有这种思想,很多官员都有这种想法,甚至还有些人会趁着自己最后掌权的时间来大捞一笔。然而,对于国家来说,想要真正将这些深藏在干部队伍当中的腐败分子清除出去,反腐也要深入,绝对不会因为官员的退休而既往不咎。
眼看着形势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多和自己有关系的官员被调查,张和也开始有些慌张。尤其是2019年8月,曾和张和同一时期担任河北省副省长的李谦因为“贪污受贿”等多项罪名而被捕入狱的时候,张和就觉得自己也不远了。
曾负责“南水北调”工作的张和
当年能给每一家报社都塞了800万,这笔钱绝对不是张和的正当收入能够支撑得起的。早在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的前期,就有多人举报张和的亲信就多次借助职务之便,为其儿子牟利。只怕作为“老大”的张和也没少捞好处。
而这个亲信就是曾经被张和亲自提拔成为了唐山市副市长的陈学军。其实陈学军早在2015年后就被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了,那一年刚好的张和卸任后的第一年,在陈学军升为了河北省住建厅党组书记的第一个月,陈学军就因为“贪污腐败”的问题被带走。
而在陈学军被调查之后,整个曹妃甸工业区陆陆续续被带走了十多位官员协助调查陈学军的腐败问题。
眼看着自己当年亲自任命的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一把手被带走,张和越来越少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甚至从2014年卸任之后到2020年被捕,张和几乎没有再在任何公共场所露面。就连他生活和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唐山,张和也只有在周六周日的时候才会过去住一住。
张和退休后
如果说陈学军的被捕让张和变得低调,那么于山的被捕就像是压垮张和的最后一根稻草。
和陈学军一样,于山是被张和一手提拔起来的。在张和成为唐山市市委书记的第三个月,于山就从唐山市规划局局长变成了唐山市副市长。
作为张和在唐山规划、建设的左膀右臂,于山在张和对唐山进行市政规划的时候没少出力,更是为他出谋划策做了许多事情,甚至一度被张和提拔到了唐山市委常委。
2020年2月,于山因为“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而被检察院提起公诉。两个月之后,张和也被检方列为了调查对象。
于山
张和在唐山任职的时候,时常跟自己手底下的人说自己的外号是“黑白市长”:“虽然我长得‘黑’,但是为官却不‘黑’,是‘白’的清官。”
“黑和白”其实更像是张和身上的两个面,“白”面的他努力做着清官,通过各种方式表现着自己廉政爱民的一面,而另一面的他也可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据传,自诩“清官”的张和在面对着相关纪检监察部门从家里翻出来的九千万时,也无法合理解释这些钱是怎么从正当手段得来的。而在他和他家人的国外银行账户上,也有着超过四个亿的存款。即便是这么多钱,也不包括被他家人转移到海外的几亿资产。
曾有知情人表示,这些年张和攒下了不少家产,加在一起可能超过了十个亿。很明显,一个清官是无法通过工资等收入积攒下来十个亿的财富的。
至于这十个亿当中,有多少是凭着在唐山“大拆大建”,大搞工业区建设而积累下来的财富,恐怕之后张和自己知道了。